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人口老齡化、外來流動人口激增、專業技術人才缺失等問題因素逐步顯現,如何使農村百姓真正享受到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紅利”成了關鍵。為此,根據“結對百鎮千村,助推鄉村振興”行動的工作要求,嘉定區農業農村委黨委和馬陸鎮黨委以“鄉村振興,幸福馬陸”為目標,以黨組織結對為載體,結合各自特點和資源優勢,主動將黨建與業務相融合,推動人才、政策、項目等要素集聚,推動農村各項改革深化和農業農村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擦亮特色,推動馬陸葡萄品牌力持續向上
聚焦品牌轉型升級,著力將組織優勢轉化為資源優勢、項目優勢,將黨建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持續增強“馬陸葡萄”的農業品牌影響力。健全組織體系。成立上海市嘉定區馬陸葡萄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領導小組,并下設由區農業農村委、馬陸鎮農業服務中心、嘉定區馬陸葡萄協會共同組成的品牌宣傳、知識產權保護、技術推廣三個工作組,強化措施保障。升級品牌陣地。著力推進馬陸葡萄產品展覽展示中心和馬陸葡萄地標農產品歷史文化展示中心建設,積極打造集消費者集散、歷史文化展示等功能的陣地。同時,積極拓展“云陣地”,通過直播賣貨形勢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馬陸葡萄”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為抓手,切實補短板、拉長板,推進馬陸葡萄種源保護、授權管理以及打假維權等體制建設,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推動農業品牌做大做強。
厚植優勢,建強建好鄉村人才隊伍
聚焦“三農”隊伍素質提升,發揮專業化條線和區域化黨建優勢,實現人才賦能。聯系常態化。通過建立黨員干部結對聯系、定向培養等制度,加強農業條線干部、葡萄協會成員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物流、保險等不同主體日常聯絡,共同對馬陸葡萄階段性工作和長遠發展規劃研討,以初心和使命引領整體隊伍向好發展。培訓系統化。加大技術扶持力度,邀請高等院校教授、上級農業部門專家圍繞最新科研成果、葡萄品種發展趨勢、市場預測等方面開展專題培訓,組織葡萄協會成員開展生產管理技術考察,不斷更新農戶經營理念,提高農業干部能力。激勵制度化。加大合作社帶頭人隊伍建設,為引導合作社按照綠色食品認證要求不斷加強管理、規范運作,積極進行綠色食品認證申請,出臺《創建馬陸葡萄綠色認證合作社獎補辦法實施細則》,全力助推葡萄品牌產業蓬勃發展。

提升內涵,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
聚焦北管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大力推進以姚家村民組民房翻建為核心的示范建設項目,提升馬陸農村品質與內涵。構建三級聯動機制。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建立區級指導、鎮級組織、村級實施的三級聯動機制,建立北管村鄉村振興建設指揮中心、周例會制度,定期督辦各項目最新進展,確保流程有序銜接、項目高效落地。打造特色農業品牌。計劃將整合村內農用地,聚焦現代農業產業,因地制宜推動特色農產品種植,打造集生態停車場、葡萄種植大棚、開放式果園于一體的現代農業設施,創設農民增收新渠道。建設鄉村生態花園。以百姓訴求為導向,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過綠化造林、河道整治、雨污管網改造、宅前屋后環境整治等舉措,補短板、增優勢,著力推進公益林建設,以點帶面促進鄉村風貌全域提升。
實踐證明,結對黨組織發揮“黨建+業務”疊加優勢、堅持“基礎+特色”點面俱全、促進“資源+項目”雙管齊下,有利于促進特色變品牌、農人變能力、舊貌換新顏,實現產業興旺、人才支撐、鄉村振興。
